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古诗词 >鲍君徽《关山月(高高秋月明)》赏析

鲍君徽《关山月(高高秋月明)》赏析

《关山月(高高秋月明)》

  作者:鲍君徽 朝代:唐代

  高高秋月明,北照辽阳城。塞迥光初满,风多晕更生。

  征人望乡思,战马闻鼙惊。朔风悲边草,胡沙暗虏营。

  霜凝匣中剑,风惫原上旌。早晚谒金阙,不闻刁斗声。

《关山月》注释

  1.选自《全唐诗》卷七。《关山月》:古乐府诗题,属于汉乐府横吹曲辞。

  2.辽阳城:在今辽宁省辽阳市,唐代边防要地。

  3.塞迥:塞远。晕:月晕,光影色泽模糊的部分,俗称“风圈”。这两句诗用黯淡的月光来衬托征人凄苦的心境。

  4.鼙(pí):古代骑兵用的一种小鼓,诗中指军乐。写战马听到军乐奏响的声音,长啸嘶鸣。

  5.暗:诗中是使动用法,使……暗。

  6.旌:古代旗的一种,用以指挥军队和开道。

  7.谒:拜见。金阙:皇宫,这里代指皇帝。

  8.刁斗:古代的行军用具,多为铜制,一柄三足,白天用来烧饭,夜晚用来打更。

《关山月》鉴赏

  《关山月》是乐府旧题,主要用来书写离愁别恨。鲍君徽的这首边塞诗,在内容上,继承了古乐府,但又有自己的情怀。离人思妇之情,在一般诗人笔下,往往写得纤弱和过于愁苦,与之相应,境界也往往狭窄。但鲍君徽笔下描绘的却是“高高秋月明,北照辽阳城”的壮阔边塞图景。用广阔的空间和时间做背景,并在这样的思索中,把眼前的思乡离别之情融合进去,从而展开更深远的意境,这是其他一些女诗人所难以企及的。即使“朔风悲边草”、“风惫原上旌”的写景之句,也丝毫没有脂粉气,而是充满了须眉豪情。这短短一首五言诗,包容了丰厚的内容,既描写了久战不归士兵凄苦的征战生活、对战争的厌恶,也描写了战士们对故乡和家人的思念以及对和平美好生活的渴望。

《关山月》赏析

  本诗属乐府横吹曲辞,为《乐府诗集》 “关山月”题下的最后一首,表现的也是“关山旧别情”,但在意境上有新的开拓。

  起二句似从王褒《关山月》“关山夜月明,秋色照孤城”;王昌龄《从军行》 “高高秋月照长城”等句中脱出,但展示出的图景又与二王诗境有别。 “辽阳”是唐时边防要地,戍卒很多,沈佺期有“十年征戍忆辽阳”之句。 这不仅比“孤城”、“长城”更有实地感,而且诗人为了渲染悲凉气氛,突出征战之苦,便不让“高高秋月”长时间地明照“辽阳”,而在“塞迥光初满”的一瞬间,立即用“风多晕更生”一句,造成风凄月昏的惨淡景色。在这样的背景上,出现了“征人”和“战马”。征人遥望故乡,思归不得,心情如何?诗中虽未明言,但父母妻子的愁容叹声,万里家乡的“村桥原树”,全体现在一个“思”字中了。李白《关山月》云: “戍客望边色,思归多苦颜”。这里的征人何尝不是“多苦颜”?高适《燕歌行》云: “征人蓟北空回首。”这里的征人何尝不是“空回首”?而战马又在战鼓中异常惊恐。 “鼙”是古代军中所击的小鼓。在战争中,鼓震马奔,这是常情。如今,鼙鼓声响,战马已不是“如龙欲向空”,而是惊惧不安。畏战情绪,不点自明。试想,如果不是“万里长征战,三军尽衰老”,不是“枭骑战斗死”,战马决不会闻鼙而惊。马惊人更惊。一个“惊”字,又表现了战争带给人民的灾难之深重。

  “朔风”两句又进一步描写战地的荒寂悲凉。北风卷地, “蓬断草枯”,发出呜呜的悲鸣声;胡沙飞扬,遮天盖地,虏营一片昏暗。虏营为之昏暗,汉营自然亦在飞沙走石的裹挟中。 “惊沙入面”,唐军胡卒,必然同受其害。然而胡地多风沙,沙暗虏营,胡人犹可忍受;唐军远戍,就不堪其苦了。诗人不说“胡沙暗汉营”,而说“暗虏营”,既反衬唐军的艰苦,又从全民族的角度揭示了长期边战给各族人民带来的不幸,这与李欣《古从军行》“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立意相近。

  “霜凝”两句,则用夸张和拟人的手法,再深一层去描绘戍边征战的困苦。 “匣中剑”,带在身边,本不应结霜,而霜已凝聚; “原上旌”,随风飘动,本不应有疲惫之态,而却有疲惫之状。这种描写注入了诗人深沉的主观感情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