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吧 > 说课稿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说课稿

《记金华的双龙洞》教学说课稿

opp整理 | 日期:06-29

导语:

  3、指名说说作者的游览顺序。(板书:路上---洞口---外洞---内洞---出洞)

  三、读懂课文,学习游览路上看到的景色。

  1、哪几个自然段是讲路上看到的景色的?

  2、自由读,思考:路上的景色有哪些特点?

  3、在这一自然段中,你读懂了哪些知识?着重理解:“映山红”“新绿”“或浓或淡的新绿”“明艳”“眼前一片明艳”“时而”“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随着山势……”

  四、练习朗读第二、三自然段。

  1、个人自由读,边读边想路上看到的景色。

  2、指名有感情地朗读。

  五、学习外洞、内洞的特点。

  1、默读,想想外洞和内洞有什么特点,作者是怎样由外洞进入内洞的?

  2、在这些自然段中,你读懂了哪些知识?着重理解:

  (1)外洞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大)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

  (2)内洞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理解“变化多端”和“形状各异”

  (3)为什么说:“即使不比做什么,也很值得观赏”?

  (4)你知道为什么这个洞叫做双龙洞吗?(因为内洞有两条龙。)

  (5)这两条龙实际上是什么?(石钟乳)理解“蜿蜒”

  3、课文哪一部分是讲作者由外洞进入内洞?

  (1)这一段讲了哪几层意思?

  (2)作者进洞时的感受是什么?从作者的感受中,你体会到什么?

  六、熟读课文,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边读边想象外洞、内洞的特点,想象乘船进入内洞的情景。

  作业设计

  练习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板书设计

  19记金华的双龙洞

  作者游览路线:

  路上---洞口---外洞---内洞—--出洞[明线]

  课后小记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加深学生印象。理出泉水流经的路线,归纳文章的写作特点。要求学生画出自己喜爱的景点,培养想象力。

  学生学习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内容。

  1、你喜欢哪个自然段?能给同学们背诵一下吗?

  2、指明说说外洞和内洞的特点。

  二、理解泉水流经的路线。

  1、启发思考。找出课文中写水的句子读一读,再想一想泉水是从哪儿流到哪儿的?

  2、学生讨论,巡视指导。

  3、集体讨论。板书:深黑的石洞---内洞---外洞---洞口---随着山势流下山

  三、教师小结。

  课文把双龙洞的特点写得很具体,我们读了,仿佛身临其境。作者按照游览的顺序,把游洞的过程和泉水流经的路线结合起来写,条理很清楚。

  四、画图,发挥想象力。

  1、同学们,你喜欢双龙洞的哪处景点呢?当一次小导游,跟着录像向同学们介绍一下好吗?

  2、同学们说得真好,能把你喜欢的景点画出来吗?

  作业设计

  1、把你喜欢的景点画出来。

  2、根据画面,把自己喜欢的景点介绍给爸爸妈妈听。

  板书设计

  19记金华的双龙洞

  泉水流经的路线:

  深黑的山洞--内洞--外洞--洞口--随着山势流下山[暗线]

  一、教学要求:

  1、通过语言文字了解金华双龙洞的特点,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2、了解作者的游览顺序,练习理清课文的条理。

  3、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4、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你喜欢的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

  1、了解外洞、内洞的特点以及怎样从外洞入内洞。

  2、练习理清课文的条理。

  三、教学难点:

  1、通读全文,了解游览顺序,理清文章条理。

  2、了解路上景物的特色。

  四、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

  1、指名分段读课文,正音。

  2、同桌两人轮流读文,议自然段意。

  3、指名说说作者按什么顺序游览双龙洞的。

  板书:路上——洞口外洞——孔隙——内洞——出洞

  (二)学习游览路上看到的景色。

  1、哪几个自然段是讲路上景色的?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