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吧 > 说课稿 >高三语文说课稿范文五篇

高三语文说课稿范文五篇

opp整理 | 日期:06-30

导语:

  各位老师好: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逍遥游》。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和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对本课题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

  本文选自人教版必修五古代抒情散文单元。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应放在引导学生感受古人的真情真性和品味课文丰富多彩的语言艺术上。具体说来,要把握作品所抒发的真挚情感、引导学生品味课文优美的语言艺术、注重诵读。

  《逍遥游》是表现庄子思想的重要篇章。更关键的是,庄子所追求的超然物外的绝对自由的理想就集中体现在这一篇中,它是作者批判现实的理论依据和深层动力。

  本单元要求学生加强自学,掌握和积累一些常用的文言字、词和句式,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课文,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欣赏作品的情节、形象和语言。欣赏中要展开想象,进入作品创造的艺术天地。 据此本文的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确定如下: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掌握相关古今异义词、通假字和词类活用现象,能口头疏通全

  文,并在此基础上感知课文的基本内容。

  2、过程与方法:了解庄子其人,并通过反复诵读课文,感受庄子文章善用寓言

  说理,想象奇特,采用多种修辞手法的写作特色和浪漫主义色

  彩。

  3、情感态度价值观:合作探讨,加深对庄子“逍遥至境”的认识。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分析文章的艺术特色,体会庄子文章风格特点。

  难点:对“逍遥至境”的深入认识和评判。

  四、说教法和学法

  教法的选择是要看对象的,本着“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根据本课的教材特点及相应的教学目标,结合所教学生的基础实际,采用以下方法教学:

  1.教师引导点拨,学生分析归纳;

  2.介绍归纳整理相关知识点的方法,主要采取故事导入法,讲解法。 学法根据教法而定:

  1、自学法:根据课文注释和自学提纲中所设问题,自由朗读,疏通文意,初步

  感知内容。

  2、知人论世法:联系对庄子的旧有认识,初步了解庄子的思想;

  3、合作探讨法(以小组为单位):以“大鹏”为关键点,概括文中“逍遥”的四

  种层次境界。并联系现实,对这样的理想境界作出探讨评价。

  五、 教学过程

  (一)、课文感知

  这篇文章采用先述后议、先破后立的写法,运用对比与想象由物及人,最后

  推出结论,气势阔大而思路严谨。夸张、虚幻的描述中隐藏着炽烈的情感,堪称一篇奇文。

  本文开头以背负青天,具有奇伟力量的大鹏和纤细微小、能在空中任意游荡的“野马”为喻,论证世间万物都“有所待”,因而算不上逍遥游。论证时,首先指出大鹏南飞,有待“海运”,有待六月的巨风;而“野马”“尘埃”的任意游荡有待于“以息相吹”。为了强调大鹏“有所待”,作者以“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作比喻,论证“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为了使人们对结论深信不疑,作者又以“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这个生活常识为喻,证明“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可谓说理透彻。

  庄子渴望“逍遥游”,即无所依赖、绝对自由地遨游永恒的精神世界。而要达到这一境界,就要“无为”,做“无己”、“无功”、“无名”的至人、神人、圣人。 而且,庄子自己也很难达到他所主张的“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所以,他一方面强调大至鲲鹏小至尘埃都“有所待”因而不自由,另一方面又反复强调“小大之辩”。只有把庄子放到他所处的时代和环境中去审视,才能更好地认识庄子其人及其文。

  (二)、引导学生逐层深入了解“逍遥”境界

  (1)、提问:题目《逍遥游》的含义是什么?

  明确:就是无所羁绊,无所依靠,无所凭借,悠游自得的意思

  (2)、用文中的话怎样才是真正的逍遥?

  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无已,无功,无名(无功——去除了功名利禄之心,无名——忘怀荣辱毁誉的得失,无己——超越自我,物我合一,天人合一。超越了世间有形无形的道德、价值规范,金钱、物欲的奴役,是自己的精神游离于世俗不为外物所役,获得了精神的自由和逍遥。)(顺应万物的本性,达到物我一体,才能无所待,绝对的精神自由,才是逍遥游。)

 1/9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