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向上!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文言文 >桓公问治民于管子阅读答案与翻译-《管子 小匡》

桓公问治民于管子阅读答案与翻译-《管子 小匡》

导语:

  桓公问治民于管子。管子对曰:“凡牧民者,必知其疾。勿惧以罪,勿止以力。”桓公曰:“何以行之?”管仲对曰:“质信极仁,严以有礼,慎此四者,所以行之也。”桓公曰:“请闻其说。”管仲对曰:“信也者,民信之;仁也者,民怀之;严也者,民畏之;礼也者,民美之。”桓公曰:“善哉!”

  桓公又问曰:“寡人欲修政以干时于天下,其可乎?”管子对曰:“可。”公曰:“安始而可?”管子对曰:“始于爱民。”公曰:“爱民之道奈何?”管子对曰:“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相连以事相及以禄则民相亲矣省刑罚薄赋敛则民富矣乡建贤士使教于国则民有礼矣此爱民之道也。”

  桓公在位,管仲见。立有间,有二鸿飞而过之。桓公叹曰:“仲父,今彼鸿鹄,四方无远,所欲至而至焉。非唯有羽翼之故,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管仲不对。桓公曰:“子何故不对?”管子对曰:“君有霸王之心,而夷吾非霸王之臣也,是以不敢对。”桓公曰:“仲父胡为然?寡人之有仲父也,犹飞鸿之有羽翼也,若济大水有舟楫也,仲父不一言教寡人,寡人将安闻道而得度哉?”管子对曰:“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桓公曰:“敢问何谓其本?”管子对曰:“齐国百姓,公之本也。公轻其税敛则人不忧饥,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桓公曰:“闻命矣,不敢擅也,将荐之先君。”明日,皆朝于太庙之门,朝定令于百吏。使税者百一钟,孤幼不刑,泽梁时纵,关讥而不征,市书而不赋,近者示之以忠信,远者示之以礼义。行此数年,而民归之如流水。

  (节选自《管子 小匡》)

  (1)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C

  A.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相连/以事相及以禄/则民相亲矣/省刑/罚薄赋敛/则民富矣/乡建贤士/使教于国/则民有礼矣/

  B.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相连以事/相及以禄/则民相亲矣/省刑/罚薄赋敛/则民富矣/乡建贤士/使教于国/则民有礼矣/

  C.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相连以事/相及以禄/则民相亲矣/省刑罚/薄赋敛/则民富矣/乡建贤士/使教于国/则民有礼矣/

  D.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相连/以事相及以禄/则民相亲矣/省刑罚/薄赋敛/则民富矣/乡建贤士/使教于国/则民有礼矣/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立有间,有二鸿飞而过之”与“故令人持璧归,间至赵矣”(《廉颇蔺相如列传》)两句中的“间”字含义不同。

  B.“是以能通其意于天下乎”与“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鸿门宴》)两句中的“意”字含义不同。

  C.“若济大水有舟楫也”与“朝济而夕设版焉”(《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的“济”字含义相同。

  D.“缓其刑政则人不惧死”与“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岳阳楼记》)两句中的“则”字含义相同。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管仲认为,“信”“仁”“严”“礼”是为政的重要原则,也就是国君要对百姓讲究信用,施行仁政,严肃法纪,提倡礼仪。

  B.桓公想修明政事以求合于时世,于是向管仲请教。管仲认为要从爱护百姓做起,他提出的爱民措施于今仍有借鉴意义。

  C.管仲担任国相,桓公尊他为仲父。桓公流露出称霸天下的想法后,管仲先是委婉表示反对,然后再阐明自己的主张。

  D.齐桓公有抱负,能纳谏,接受了管仲的民本思想,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得到了四方百姓的拥护,成为春秋五霸之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凡牧民者,必知其疾。勿惧以罪,勿止以力。

  ②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

  答案:

  (1)C

  (2)D

  (3)C

  (4)①凡治理人民,一定要知道他们的疾苦,不要用刑罚恐吓,不要用强力禁制。

  ②您要成就霸王之业、兴举大事么?这就必须从它的根本事情做起。

  【解答】

  (1)“相连以事”与“相及以禄”结构对称,中间断开,排除A、D;“省刑罚”与“薄赋敛”结构对称,中间断开,排除B。故选:C。句子翻译为:公修公族,家修家族,使他们事业互相关系,俸禄互相补助,人民就相亲了。宽放旧罪,救助旧宗,为无后者立嗣,人口就增殖了。减少刑罚,薄收赋税,人民就富裕了。各乡选用贤土,使之施教于国,人民就有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