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向上!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古诗词 >敬之翻译赏析

敬之翻译赏析

导语:

  《敬之》收录于诗经风、雅、颂中,其古诗全文如下:

  敬之敬之,天维显思,命不易哉。无曰高高在上,陟降厥士,日监在兹。

  维予小子,不聪敬止。日就月将,学有缉熙于光明。佛时仔肩,示我显德行。

  【前言】

  《周颂·敬之》是《诗经·颂·周颂·闵予小子之什·敬之》的一首,是一首先秦时代的汉族诗歌。全诗一章,共十二句。这是一首周成王自我规诫、自我戒勉的诗。主要内容是周成王警戒自己要敬天勤学;并告诫群臣,希望群臣辅助。《诗经》是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注释】

  ⑴敬:通“儆”,警戒。

  ⑵显:明白。思:语气助词。

  ⑶命:天命。易:变更。此句谓天命不是一成不变的。

  ⑷陟降:升降。《尔雅》:“陟,升也。” 士:庶士,指群臣。一说士,通“事”。

  ⑸日:每天。监:察,监视。兹:此,下土。

  ⑹小子:年轻人,周成王自称。

  ⑺不、止:皆为语词。聪:听。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谓听而警戒也。承上‘敬之敬之’而言。”

  ⑻就:久。将:长。

  ⑼缉熙:积累光亮,喻掌握知识渐广渐深。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说文》:‘缉,绩也。’绩之言积。缉熙,当谓渐积广大以至于光明。”

  ⑽佛:通“弼”,辅助。一说指大。时:通“是”,这。仔肩:责任。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尔雅》:‘肩,克也。’《说文》:‘仔,克也。’二字同义。克,胜也,胜亦任也。”郑笺:“仔肩,任也。”

  ⑾显:美好。

  【翻译】

  小心谨慎莫忘记,上天监察最明显。保持天命真困难,莫说高高在上面。事物由它定升降,每日监视这下边。想我这个年轻人,敢不听从不恭敬?日有成就月有进,学问积渐向光明,群臣辅我担大任,示我治国好德行。

  【赏析】

  《毛诗序》、《诗集传》都把《闵予小子》、《访落》、《敬之》、《小毖》看成组诗。小序认为依次表达“嗣王朝于庙”、“嗣王谋于庙”、“群臣进戒嗣王”、“嗣王求助”,似乎是按预定写作计划一气呵成;《诗集传》则认为“此(《闵予小子》)成王除丧朝庙所作,疑后世遂以为嗣王朝庙之乐。后三篇放此”;均说此四篇完成于一时。这四篇确为内容乃至人物都相关的一组诗,但并非作于一时:前两篇当作于武王去世、成王即位之初;《小毖》作于周公归政之后;《敬之》则应作于二者之间的某一个时期,此时成王已有了在周公辅佐下执政的一段经历,正处于自冲动走向成熟的过渡途中。

  《毛诗序》说《敬之》是“群臣进戒嗣王”之作,不仅与诗中“维予小子”的成王自称不合,也与全诗文意相悖。无论从字面还是从诗意看,《敬之》的主动者都不是群臣,而是嗣王即成王。诗序之所以说“群臣进戒嗣王”,或许是出于成王在周公辅佐下平定叛乱、克绍基业而又有所巩固发展的考虑,其善意用心无可厚非,却并不合乎实情。

  前面已经说过,此时的成王,已逐步走向成熟,他在《敬之》中要表达的有两层意思:对群臣的告戒和严格的自律。

  首六句为第一层。成王利用天命告戒群臣,由于他的天子身份,因而很自然地具有居高临下的威势。“天维显”、“命不易”,形式上为纯客观的叙述,目的则在于强调周王室是顺承天命的正统,群臣必须牢记这点并对之拥戴服从。对群臣的告戒在“无曰”以下三句中表达得更为明显,其中“陟降”只能是由周王室施加于群臣的举措,而“日监在兹”与其说是苍天的明察秋毫(上面此诗的译文如此,是出于文从字顺的考虑),不如说是强调周王室对群臣不轨行为的了如指掌,其震慑的意旨不言而喻。

  后六句为第二层。年幼的成王,面对年龄较长的群臣,往往采取一种谦恭的姿态,这里表达严于律己的意愿更是如此。成王自称“小子”,承认自己还很缺乏能力、经验,表示要好好学习,日积月累,以达到政治上的成熟,负起承继大业的重任。但是,群臣却不能因此而对成王这位年幼的君主轻略忽视,甚至可以玩之于股掌,成王并没有放弃对群臣“陟降”(此处偏重于“降”)的权力,也没有丝毫减弱国家机器“日监在兹”功能的打算,更重要的是,成王的律己,是在以坚强的决心加速自己的成熟即政治上的老练,进而加强对群臣的控制。年幼而不谙朝政的成王,群臣对之或许有私心可逞(但还会存有对摄政周公的顾忌);而逐渐成熟的成王,决心掌握治国本领而努力学习的成王,群臣对之便只能恭顺和服从,并随时存有伴君如伴虎的恐惧。诗中的律己也就产生了精心设计的震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