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向上!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古诗词 >项羽时不利兮骓不逝中利字注解

项羽时不利兮骓不逝中利字注解

导语:

  读了项羽《垓下歌》这首诗,不得不说其中第2句的“时不利兮骓不逝”,可谓是整首诗中最优美的句子。而作者对此句中“利”字的运用,让人不得不佩服。

  “利”字的拼音有4,属于去六至,主要的释义包括:释义之一 好处,与“害”“弊”相对:利弊。利害。利益。利令智昏。兴利除弊。释义之二 刀口快,针尖锐,与“钝”相对:利刃。利刀。利剑。利落。利口巧辩。释义之三 从事生产、交易、货款、储蓄所得超过本钱的收获:利息。利率。一本万利。释义之四汉

  《唐韻》《集韻》《韻會》力至切《正韻》力地切,音詈。《說文》銛也。从刀和,然後利,从和省。易利者,義之和也。《前漢·鼂錯傳》兵不完利,與空手同。释义《廣韻》吉也,宜也。《易·賁卦》利有攸往。释义私利也。《莊子·騈拇篇》小人以身殉利。释义《禮·坊記》先財而後禮,則民利。《註》利猶貪也。释义《前漢·高帝紀》徙齊楚大族五姓關中,與利田宅。《註》師古曰:利謂便好也。释义《周禮·冬官考工記》軸有三理,三者以爲利也。《註》利,滑密也。释义州名。《韻會》巴蜀地。晉西益州,梁改利州。释义姓。《韻會》漢有利乾,爲中山相。释义《韻補》叶音棃。《古樂府》雨雪霏霏雀勞利,長觜飽滿短觜饑。

  《垓下歌》是西楚霸王项羽在进行必死战斗的前夕所作的绝命词。《垓下歌》中既洋溢着无与伦比的豪气,又蕴含着满腔深情;既显示出罕见的自信,却又为人的渺小而沉重地叹息。以短短的四句,表现出如此丰富的内容和复杂的感情,真可说是个奇迹。  “力拔山兮气盖世”一句,项羽概括了自己叱吒风云的业绩。他胸怀大志,面对不可一世的秦始皇,敢于喊出“彼可取而代之”的豪言壮语。项羽是顶天立地的英雄,23岁跟随叔父项梁起兵反秦,率领江东八千子弟投入起义的大潮,成了诸路起义首领中妁佼佼者。但从这一句中也可以看出,项羽夸大了个人的力量,这是他失败  “时不利兮稚不逝”,天时不利,连乌骓马也不肯前进了。在四年的楚汉战争之中,他虽然与汉军大战七十  “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这是项羽面临绝境时的悲叹。项羽被汉军追及,撤至垓下,陷人汉军重围,以致众叛亲离,帐内只剩下他心爱的虞美人。他夜不能寐,与虞姬悄然相对,借酒浇愁。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歌罢,自刎身亡,好不悲壮!  读完《垓下歌》,掩卷回味,使人悟出无论是谁,无论他曾经怎样的不可一世,煊赫一时,如果他办事违背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使事态发展到不可收抬的地步,到那时,即便有移山倒海之力,也不可避免地要走上失败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