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阅读题 >过秦论原文详解及练习题

过秦论原文详解及练习题

  D、本段文字思路清晰,层次分明。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收束全篇,点明主旨。

  【答案】C

  12、下列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且夫”一句,写秦朝江山依旧,险关如故。照应课文第一段,说明秦非亡于地理形势的变化。

  B、“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全文的中心,作者用以劝说当代及后世统治者施行仁义以安民。

  C、本段是在前文铺叙基础上的集中议论,大量的史实使作者的论点水到渠成。

  D、对比论证是本段的鲜明特色,将陈胜与山东六国进行对比,说明比陈胜强大的山东六国未能战胜秦国的原因,以及秦亡于陈胜首倡的起义,均在于他们不施行仁政。

  【答案】B(作者写作该文是劝说汉文帝的,因此“后世”不妥。)

  三、课外延伸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

  祢衡字正平,平原般人也。少有才辩,而尚气刚傲,好矫时慢物。唯善鲁国孔融及弘农杨脩。融亦深爱其才。衡始弱冠,而融年四十,遂与为交友。

  融既爱衡才,数称述于曹操。操欲见之,而衡素相轻疾,自称狂病,不肯往,而数有恣言。操怀忿,而以其才名,不欲杀之。闻衡善击鼓,乃召为鼓史,因大会宾客,阅试音节。诸史过者,皆令脱其故衣,更着岑牟、单绞[1]之服。次至衡,衡方为《渔阳》参挝[2],容态有异,声节悲壮,听者莫不慷慨。衡进至操前而止,吏呵之曰:“鼓史何不改装,而轻敢进乎?”衡曰:“诺。”于是先解衵衣,次释余服,裸身而立,徐取岑牟、单绞而着之,毕,复参挝而去,颜色不怍。操笑曰:“本欲辱衡,衡反辱孤。”

  孔融数之,因宣操区区之意。衡许往。孔融复见操,说衡狂疾,今求得自谢。操喜,敕门者有客便通,待之极晏。衡乃着布单衣、疏巾,手持三尺棁杖,坐大营门,以杖捶地大骂。操怒,谓融曰:“祢衡竖子,孤杀之犹雀鼠耳。顾此人素有虚名,远近将谓孤不能容之,今送与刘表,视当何如。”于是遣人骑送之。

  刘表及荆州士大夫,先服其才名,甚宾礼之,文章言议,非衡不定。表尝与诸文人共草章奏,并极其才思。时衡出,还见之,开省未周,因毁以抵地。表怃然为骇。衡乃从求笔札,须臾立成,辞义可观。表大悦,益重之。

  后复侮慢于表,表耻,不能容,以江夏太守黄祖性急,故送衡与之,祖亦善待焉。衡为作书记,轻重疏密,各得体宜。祖持其手曰:“处士,此正得祖意,如祖腹中之所欲言也。”祖长子射,为章陵太守,尤善于衡。射时大会宾客,人有献鹦鹉者,射举卮于衡曰:“愿先生赋之,以娱嘉宾。”衡揽笔而作,文无加点,辞采甚丽。

  后黄祖在蒙冲船上,大会宾客,而衡言不逊顺,祖惭,乃呵之。衡更熟视曰:“死公!”祖大怒,欲加箠。衡方大骂,祖恚,遂令杀之。祖主簿素疾衡,即时杀焉。射徒跣来救,不及。祖亦悔之,乃厚加棺敛。衡时年二十六。

  【注】

  [1]岑牟、单绞:鼓史等着的服装。

  [2]《渔阳》:鼓曲名;参挝:击鼓之法。

  (节选自《后汉书•文苑列传•祢衡传》)

  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数称述于曹操 数:多次,屡次

  B、次至衡 次:依次

  C、顾此人素有虚名 顾:想,考虑

  D、祖主簿素疾衡 疾:恨,嫉妒

  【答案】C(“顾”应为“但,但是”。)

  14、下面的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祢衡“尚气刚傲,矫时慢物”的一组是()

  ①开省未周,因毁以抵地

  ②次释余服,裸身而立

  ③数称述于曹操

  ④以杖捶地大骂

  ⑤文无加点,辞采甚丽

  ⑥而衡素相轻疾

  A、①③⑤⑥

  B、②④⑥

  C、②③④⑥

  D、①④⑤

  【答案】B(①②④⑥都表现祢衡“尚气刚傲,矫时慢物”;⑤表现其才能;③是孔融的行为。)

  1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祢衡是平原般地人,年少时很有才辩。与鲁国的孔融和弘农杨脩交情很好,孔融虽然和他年龄相差较大,但还是很爱惜他的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