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说课稿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长方体的认识》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和掌握长方体的特征,理解长、宽、高的概念。

  2、能会计算长方体的棱长总和。

  (二)过程与方法

  指导启发学生运用观察、测量等方法,探究长方体的有关特征,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并帮助学生建立更好的空间观念。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认真倾听他人意见,乐于与人合作,的良好心态,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掌握长方体的特征,认识长方体的长、宽、高。

  教学难点:建立空间观念,形成立体图形的初步印象。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牙膏盒、魔方等实物,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长方体实物、剪好书本第123页的长方体展开图。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1、老师: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了几位老朋友,同学们看,你们认识它们吗?(屏幕上显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你们能说出它们的名称吗?

  交流后小结:这些平面图形都是由线段围成的。

  2、(课件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圆锥)你认识这些图形吗?

  它们都是由什么图形围成的呢?

  交流后小结:像这样由面围成的图形,都占有一定的空间,我们把他们叫做立体图形。比如墨水盒、魔方、牙膏这些物体的形状都是立体图形(出示实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一种大家比较熟悉的立体图形——长方体。(板书课题)

  3、老师:请同学们在这些图中,找出长方体(出示课件)第几个是长方体?

  4、老师:在日常生活中,你发现哪些物体是长方体?

  二、探究新知

  (一)整体认识长方体的面、棱、顶点。

  1、老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许多的物体是长方体,只要同学们仔细观察,就能发现很多很多.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自己准备的学具摸一摸(教师拿着长方体教具引导学生摸长方体的面)你摸到了什么?它的面是怎样的?

  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

  教师小结说明:长方体上平平的部分叫作长方体的面。

  2、老师:(拿出教具边指边说)两个面相交的一条边,我们把它叫做长方体的棱.现在请同学们拿出长方体学具,用手摸一摸长方体的棱,你有什么感觉?看着棱,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回答后老师强调:用手摸棱,有割手的感觉。棱把相邻的两个面分开了。

  3、老师:(拿出教具边说边指)三条棱相交的这一个点,我们把它叫做长方体的顶点。拿出你们的学具,摸摸长方体的顶点,有什么感觉?

  4、老师:通过刚才的学习,说一说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边说师边用课件分别演示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

  (二)探究长方体的特征

  1、认识长方体的特征(分组合作学习)

  (1)小组明确目标后自由讨论

  教师:下面我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来研究长方体的面、棱和顶点有些什么特征?(课件出示表格)

  (1)长方体有个面。(2)每个面是什么形状的?(3)哪些面是完全相同的? (4)长方体有条棱。(5)哪些棱长度相等?(6)长方体有个顶点。

  (2)交流汇报

  教师:谁能把你们小组的讨论结果汇报一下?

  (预设)学生: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都是长方形,也可能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

  教师:你有这样的长方体吗?哪是相对的面?为了描述方便,一般称为左面、右面、上面、底面、前面和后面。(指实物回答)

  (预设)学生:长方体相对的面面积相等。

  教师:你怎么知道的?

  (预设)学生:我用剪刀把相对的面剪下来比较;我测量了相对面的长和宽,长和宽的长度分别是相等的。(师课件演示“相对的面相等”)

  教师:谁能说说棱的特点?

  (预设)学生:长方体有12条棱。

  教师:可以分成几组?

  (预设)学生:可以分成3组,每组有4条,每组的4条棱长度相等。(教师演示“相对棱相等”)

  教师:你用什么办法来证明相对的棱长度相等?

  教师:谁再说说长方体的顶点?(长方体有8个顶点)

  (3)完善表格并小结

 1/22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