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吧 > 文言文 >太史公曰: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景公有马,其圉人杀之

太史公曰: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景公有马,其圉人杀之

opp整理 | 日期:08-20

导语:材料一: 太史公曰: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成礼然后去,岂所谓见义不为,无勇者邪?至其谏说,犯君之颜,此所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者哉!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材料一:

  太史公曰:方晏子伏庄公尸哭之,成礼然后去,岂所谓“见义不为,无勇”者邪?至其谏说,犯君之颜,此所谓“进思尽忠,退思补过”者哉!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节选自《史记 管晏列传》)

  材料二:

  景公有马,其圉人杀之,公怒,援戈将自击之,晏子曰:“此不知其罪而死,臣请为君数之,令知罪而杀之。”公曰:“诺。”晏子举戈而临之曰:“汝为吾君养马而杀之,而罪当死;汝使吾君以马之故杀圉人,而罪又当死;汝使吾君以马故杀人,闻于四邻诸侯,汝罪又当死。”公曰:“夫子释之!夫子释之!勿伤吾仁也。”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景公怒而欲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请数之以其罪,乃杀之。”景公曰:“可。”于是乃召烛邹数之景公前,曰:“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一罪也;使吾君以鸟之故杀人,是二罪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三罪也。数烛邹罪已毕,请杀之。”景公曰:“止,勿杀而谢之。”

  景公正昼被发乘六马,御妇人出正闺,刖跪击其马而反之,曰:“尔非吾君也。”公惭而不朝,晏子睹裔敖而问曰:“君何故不朝?”对曰:“昔者君正昼被发乘六马,御妇人出正闺,刖跪击其马而反之,曰:‘尔非吾君也。’公惭而反不果出是以不朝晏子入见,公曰:“昔者寡人有罪,被发乘六马以出正闺,刖跪击其马而反之,曰:‘尔非吾君也。’寡人以天子大夫之赐,得率百姓以守宗庙,今见戮于刖跪以辱社稷,吾犹可以齐于诸侯乎?”晏子对曰:“君无恶焉。臣闻之,下无直辞,上有隐君;民多讳言,君有骄行。古者明君在上,下有直辞;君上好善,民无讳言。今君有失行,而刖跪有直辞,是君之福也,故臣来庆,请赏之,以明君之好善;礼之,以明君之受谏!”公笑曰:“可乎?”晏子曰:“可。”于是令刖跪倍资无正,时朝无事。

  (节选自《说苑 正谏》)

  6.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公惭A而反B不C果D出E是以F不朝G晏子H入见

  7.下列对文中加点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亡,指逃亡,与《烛之武退秦师》中“若亡郑而有益于君”的“亡”字意思相同。

  B.谢,指道歉,与《鸿门宴》中“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的“谢”字意思相同。

  C.得,指能够,与《答司马谏议书》中“而天下之理得矣”的“得”字意思不相同。

  D.下,指臣下,与《六国论》中“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的“下”字意思不相同。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晏子伏在庄公的尸体上哭吊,完成了礼节才离开。司马迁认为晏子是一个尽忠明义,很有勇气的人,晏子的多次进谏体现了这一点。

  B.圉人和烛邹都因过失触怒了景公,景公想要杀死他们,晏子在劝谏时采用了同样的方法,景公怕损害自己的名誉,便放过了他们。

  C.圉人和刖跪都杀了景公的马,景公的表现却大为不同。对于圉人,景公大怒,想要杀掉他;对于刖跪,景公深感惭愧,不去上朝。

  D.景公认为自己被刖跪羞辱,辱没了社稷。晏子则认为,刖跪有直辞,是景公的福分,最终,景公给予了刖跪奖赏,免征了他的赋税。

  9.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假令晏子而在,余虽为之执鞭,所忻慕焉。

  (2)烛邹有罪,请数之以其罪,乃杀之。

  10.晏子是如何智慧地劝谏景公的?

  答

  6、BEG句意:景公羞愧而回,始终没再出来,所以不上朝。

  “惭而反”是两个连续动作,不能断开,描写了景公的反应,“不果出”,是说景公最后也没能出宫,应是前面“惭而反”的结果,句意完整,应在“不”前断句,故应在B处断句。

  “是以”是因此的意思,一般出现在句首,“是以不朝”的意思是因此而没有上朝,是“不果出”的结果,应独立成句,故应在E处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