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向上!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文言文 >正月之朝,乡长复事。君亲问焉,曰阅读答案与翻译

正月之朝,乡长复事。君亲问焉,曰阅读答案与翻译

导语:

  ①正月之朝,乡长复事。君亲问焉,曰:“于子之乡,有居处好学、慈孝于父母、聪慧质仁、发闻于乡里者,有则以告。有而不以告,谓之蔽明,其罪五。”有司已于事而竣。桓公又问焉,曰:“于子之乡,有拳勇股肱之力秀出于众者,有则以告。有而不以告,谓之蔽贤,其罪五。”有司已于事而竣。桓公又问焉,曰:“于子之乡,有不慈孝于父母、不长悌于乡里、骄躁淫暴、不用上令者,有则以告。有而不以告,谓之下比,其罪五。”有司已于事而竣。是故乡长退而修德进贤,桓公亲见之,遂使役官。

  ②桓公令官长期而书伐①,以告且选,选其官之贤者而复用之,曰:“有人居我官有功休德惟慎端悫以待时使民以劝绥谤言足以补官之不善政。”桓公召而与之语,訾相其质,足以比成事,诚可立而授之。设之以国家之患而不疚,退问之其乡,以观其所能而无大厉,升以为上卿之赞。谓之三选。国子、高子退而修乡,乡退而修连,连退而修里,里退而修轨,轨退而修伍,伍退而修家。是故匹夫有善,可得而举也;匹夫有不善,可得而诛也。政既成,乡不越长,朝不越爵,罢士无伍,罢女无家。夫是,故民皆勉为善。与其为善于乡也,不如为善于里;与其为善于里也,不如为善于家。是故士莫敢言一朝之便,皆有终岁之计;莫敢以终岁之议,皆有终身之功。

  ③桓公曰:“伍鄙若何?”管子对曰:“相地而衰征,则民不移;政不旅旧,则民不偷;山泽各致其时,则民不苟;陆、阜、陵、墐、井、田、畴均,则民不憾;无夺民时,则百姓富;牺牲不略,则牛羊遂。”

  (选自《国语·齐语》)

  【注】①官长:即长官。旧时行政单位的主管官吏。伐:功劳,功业。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人居我官/有功休德/惟慎端悫以待时/使民以劝/绥谤言/足以补官之不善政

  B. 有人居我/官有功休德/惟慎端悫以待时/使民以劝绥谤言/足以补官之/不善政

  C. 有人居我官/有功休德惟慎端悫/以待时/使民以劝绥谤言/足以补官之/不善政

  D. 有人居我官/有功休德惟慎/端悫以待时/使民以劝/绥谤言/足以补官之不善政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股肱:大腿和胳膊,此处比喻强健有力。有时也指辅佐之臣。

  B. 悌:敬重、善事兄长曰“悌”;而孝顺、服从父母曰“孝”。

  C. 上卿:“卿”为古代官名,泛指朝廷大臣,“上卿”级别最高。

  D. 征:指征召任职,与“公车特征拜郎中”的“征”的意思相同。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桓公欣赏德行卓越的贤明之才,也赏识勇敢强健、力气出众之能人志士。

  B. 桓公让乡长举荐人才,凡是“蔽明”“蔽贤”“下比”之人都会处以刑罚。

  C. 贤才若没有回答出有关治国的问题,桓公会继续考问其关于乡里的问题。

  D. 关于如何治理伍鄙,管子说让百姓无怨念则需要保证土山、井田的平均。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桓公令官长期而书伐,以告且选,选其官之贤者而复用之。

  (2)无夺民时,则百姓富;牺牲不略,则牛羊遂。

  14. 从本文中看,桓公能够成就霸业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

  10. A 11. D 12. C

  13. (1)桓公命令官长每年记录有功之臣,以便上报备案(预备遴选),从中遴选出贤能的官员再度提拔使用。

  (2)不侵夺农时贻误农事,百姓就能富足;祭祀用的牲畜不过度屠杀,牛羊就能繁殖生长。

  14. ①治理官员,要求官员推举贤才,杜绝包庇坏人的情形。

  ②重视人才,亲自选拔考核人才,让真正的贤才得以任用。

  ③以民为本,保障百姓生活,让百姓安居乐业。

  ④虚心纳谏,虚心向管仲请教治理国家、地方的策略。

  【解析】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为:我这里有这样的官员,他功劳卓著,品德高尚,谨慎正派,处事不失时机,能以劝勉的办法治理百姓,制止诽谤,这个人足以替补不称职的官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