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生活知识参考!
当前位置:首页 > 我爱学习 > 文言文 >《陨石》原文、注释和解析

《陨石》原文、注释和解析

导语:

宋・沈括

治平元年1,常州日禺时2,天有大声如雷,乃一大星,几如月,见于东南3。少时而又震一声,移著西南。又一震而坠在宜兴县民许氏园中4。远近皆见,火光赫然照天5,许氏藩篱皆为所焚6。是时火息,视地中只有一窍如杯大,极深。下视之,星在其中,荧荧然7;良久渐暗,尚热不可近。又久之,发其窍,深三尺余,乃得一圆石,犹热。其大如拳,一头微锐,色如铁,重亦如之。

州守郑伸得之8,送润州金山寺9,至今匣藏,游人到则发视。王无咎为之传甚详10

1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治平:宋英宗年号。2常州:在今江苏省。日禺:日落。禺:禺谷,传说中日落的地方。3见;通“现”,出现。4宜兴县:属常州。5赫然:光彩夺目的样子。6藩篱:竹木编成的围栏。7荧荧然:光彩焕发的样子。8州守:常州太守。9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10王无咎:宋初学者,好书力学。

【析点】 在沈括以前,关于陨石现象的记载,我国史书早已有之,但像本文如此翔实而生动地加以描述似未曾见,且以往的记载大多出于猎奇心理或因此附会出“天人感应”的无稽之谈。惟其如此,本文对治平元年常州发生的陨石现象所作的详细说明在今天就显得弥足珍贵,它为我们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天文学方面的研究资料。

值得关注的是,在关于陨石的诸多记载中,是沈括第一次提到了陨石的质量――“色如铁,重亦如之”。其观察之细致准确令人叹服。

至于本文关于陨石“匣藏”于金山寺中,“游人到则发视”的记载,是否对今天的旅游业也有所启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