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进步一点点!
当前位置:首页 > 读书吧 > 阅读题 >淮南子・人间训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淮南子・人间训阅读练习及答案【附译文】

opp整理 | 日期:03-19

导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忠臣者务崇君之德,谄臣者务广君之地。何以明之?陈夏征舒弑其君,楚庄王伐之,陈人听令。庄王以讨有罪,遣卒戍陈,大夫毕贺。申叔时使于齐,反还而不贺。庄王曰:“陈为无道,寡人起九军以讨之,征暴乱,诛罪人,群臣皆贺,而子独不贺,何也?”申叔时曰:“牵牛蹊人之田,田主杀其人而夺之牛,罪则有之,罚亦重矣。今君王以陈为无道,兴兵而攻,因以诛罪人,遣人戍陈。诸侯闻之,以王为非诛罪人也,贪陈国也。盖闻君子不弃义以取利。”王曰:“善!”乃罢陈之戍,立陈之后,诸侯闻之,皆朝于楚。此务崇君之德者也。

  张武为智伯谋曰:“晋六将军,中行、文子最弱,而上下离心,可伐以广地。”于是伐文子、中行氏,灭之矣。又教智伯求地于韩、魏、赵。韩、魏裂地而授之,赵氏不与,乃率韩、魏而伐赵,围晋阳三年。三国阴谋同计,以击智氏,遂灭之。此务为君广地者也。

  夫为君崇德者霸,为君广地者灭,故千乘之国,行文德者王,汤武是也;万乘之国,好广地者亡,智伯是也。昔者智伯骄,伐文子、中行而克之,又劫韩、魏之君而割其地,尚以为未足,遂兴兵伐赵。韩、魏反之,军败晋阳之下,身死高梁之东,头为饮器,国分为三,为天下笑。此不知足之祸也。老子曰:“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修久。”此之谓也。(《淮南子•人间训》)

  4.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忠臣者务崇君之德崇:使……崇高

  B、牵牛蹊人之田蹊:践踏

  C、乃罢陈之戍,立陈之后罢:罢免

  D、三国阴谋同计阴谋:暗中谋划

  5.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能证明“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修久”的一组是()(2分)

  ①庄王以讨有罪,遣卒戍陈,大夫毕贺

  ②诸侯闻之,以王为非诛罪人也,贪陈国也

  ③乃罢陈之戍,立陈之后,诸侯闻之,皆朝于楚

  ④韩、魏裂地而授之,赵氏不与

  ⑤三国阴谋同计,以击智氏,遂灭之

  ⑥万乘之国,好广地者亡,智伯是也

  A、①②⑤B、③⑤⑥C、①③④D、②④⑥

  6.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楚庄王遣卒戍陈的根本目的在于诛杀夏征舒,对陈国的土地并无贪图之心。

  B、楚庄王听取了申叔时的谏言后,罢陈之戍,立陈之后,使诸侯皆朝于楚。

  C、智伯听信谄臣之言,裂韩、魏之地,兴兵伐赵,最终导致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D、本文明辨了忠臣、谄臣之别,并阐释了君主只有知足、知止,才能长久的道理。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7分)

  (1)诸侯闻之,以王为非诛罪人也,贪陈国也。(3分)

  (2)故千乘之国,行文德者王,汤武是也;万乘之国,好广地者亡,智伯是也。(4分)

答案:

  4.C“罢”应该是“撤掉、撤出”之意。

  5.B③从正面证明了观点;⑤⑥从反面证明了观点;③楚庄王放弃了对陈的占领是“知止”,得到了诸侯的尊重是“不辱”,说明“知足不辱,知止不殆”;⑤三国灭智氏是智氏不知足.不知止导致的结果。⑥智氏“好广地”是“不知止”“不知足”,“亡”是“殆”,从反面证明了“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6.A从文中看不出楚庄王“对陈国的土地并无贪图之心”。

  7.(1)诸侯们听到这件事情,认为你君王发兵征讨的目的不在诛杀罪臣,而是在贪图人家的国家。(“以”、“贪”、判断句式、句子通顺各1分)

  (2)所以,千辆兵车的诸侯小国,只要实行德政就能称王天下,像商汤王和周武王就是这样;而万辆兵车的大国,如果喜欢扩展领地,最终还是导致灭亡,像智伯就是这样。(“王”、“是”、“广”、句子通顺各1分)

【参考译文】

忠诚的臣子力求使君王品行高尚,而谄佞的臣子力求使君王的领土扩展。怎么证明这点呢?陈国的夏征舒杀害了他的国君,楚庄王发兵讨伐他,陈国人也听从楚王的命令。庄王讨伐有罪之人以后,留下部队驻扎在陈国,楚国的大夫们全都来表示庆贺。当时申叔时正出使齐国,回国以后却没有表示庆贺。楚庄王就问申叔时:“陈国叛臣大逆不道,我发动大军讨伐他们,平息了暴乱,惩处了罪人,群臣都来庆贺,唯独你不庆贺,为什么呢?”申叔时说:“有人牵牛踩踏了别人家的田,田主杀了那牛的主人又抢走了他的牛。牵牛人的罪过倒是有的,但是这样的惩处也太重了。今天您认为陈国弑君者大逆不道,发兵征讨,已经诛杀了罪臣,却还派兵驻扎在陈国不走。诸侯们听到这件事情,认为你君王发兵征讨的目的不在诛杀罪臣,而是在贪图人家的国家。我听说君子是不抛弃道义来谋取利益的。”楚庄王说:“你讲得好。”于是便撤走了戍守陈国的部队,并立了陈国国君的后代作新的国君。诸侯们知道这件事后,都到楚国来朝拜。这就是在竭力使君王品行高尚啊。